顶点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章 花车巡游四(第2页)

4花车巡游四

1699年1月15日,一列最新式的“美洲之星”火车头拉着整整8节车厢行驶到了乌江之畔的某个村子。

8节车厢中2节是警卫人员车厢,1节随行官员及记者专用车厢、1节卧室兼书房、1节会议室、1节餐车、1节储藏室、1节煤水车。从构成就可以看出,这不是寻常的旅客或货运列车,而是领导人专列!

专列停靠的地方一点都不繁华,甚至连车站都不是。附近仅仅只有一个维修点,有一条岔道可以让列车开进来,不至于堵了其他车次的路。

维修点周围都是农民,500米外有一个小村,是兴国县兴安镇下面的偏远村庄,大概有百来户人家。因为靠近乌江河道的原因,村民们在农闲之余经常捕鱼,因此家家户户门前都晒着渔网。但在这乌江上游河段内捕鱼却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因为水流湍急,落差较大的缘故,当你驾着小船航行在河面上时,危险无时无刻不存在着,非得是经验非常丰富的人才可以在河上存活下去。

这个时候,邵耀光想起了前方不远处那座铁路桥的修建,一座当年耗资三十万圆以上修建的铁路桥,一座凝结了技术与汗水的工程奇迹。

“真是不容易呀!”他感叹着。没有合格的铁路桥技术,大北方铁路就不可能延伸到巴西高原更北方,不可能把各地区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不可能让更多内陆腹地的人民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所以说技术进步,是现代国家第一紧要之事,它可以提高民族自豪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内各族群的团结程度,平衡各地区的发展差异。

想想古代吧,如果没有大北方铁路这种利器,中央政府的权威就很容易受到山川河流的阻隔,渐次被削弱,直至在偏远地区消磨殆尽,当地人民对高高在上的君主没什么敬畏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正所谓天高皇帝远是也。

铁路桥下边河岸立着几张石桌石椅。邵耀光信步走了过去,秘书快步向前,拿毛巾把桌椅擦了擦,然后示意一位工作人员去烧水泡茶。

邵耀光和几名随行的学者坐了下来。大家看着涛声阵阵的大河,呼吸着混合着野花清香的空气,一时间只觉心旷神怡。

“小钱,你觉得咱们国家现在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得怎么样?”茶端上来后,众人先品了一会,然后才听邵耀光问道。

钱清这个人,在东岸是个标标准准的文化圈子内部人士。他出身不低,文学造诣不错,办过杂志,出过书,虽然在圈子里不是大红大紫那种,但也算是不错了。至于现在么,他已经转型顾问学者了,一年当中有一半时间给人充当顾问,讲讲课,牵牵线,另外一半时间则在外游历,或者在家写字画画,玩玩音乐,这日子过得不要太潇洒。

这次邵耀光离任前的铁路花车巡游,也邀请了钱清一同随行。钱清想着左右无事,便愉快地答应了,打算乘火车来一次公费旅行。之前因为多在工业区晃荡,钱清感觉很是无聊,一度待在车上写稿子,甚至连很多应酬都推了。今天来到气势磅礴的乌江上游之后,看着这天高地远、江天一色的美景,他才终于觉得不虚此行,心情畅快无比。

这会听到邵耀光向自己询问,钱清想了想后,便说道:“领导,既然你问起了,那我就谈一谈。我这人不喜欢说啥好听的,也不喜欢吹捧,领导你可能也不想听这些,那我就我的切身感受来说一说不足之处。肯定会有遗漏,因为这只是我个人感受,欢迎大家补充啊。”

“首先要谈的是图书馆。”钱清说道:“咱们国家目前藏书最多的是位于东方县的首都图书馆,藏有120多万册,内容包罗万象,既有科学技术方面的,也有地理民俗类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但问题在于,这里面有至少四分之一的书籍不外借,尤其是那些来自中国大陆的各种孤本绝版,以及来自欧陆的拉丁语文献,你倒是赶紧弄一些复制本出来啊,我最近为了写文章需要查一些中国的县志,结果只能天天跑图书馆查阅,有时候还没有,真是愁死人了。另外,县一级的图书馆的数量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人民获取信息的权利。”

其实钱清说的这么也没错。现在的东岸地方政府,几乎一有钱就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公路、码头、运河、水库等等,或者投资工业建设、教育师范、医疗卫生等考核占比比较重的领域,至于文化领域,他们除了制定规则之外,似乎投资很少。

以图书馆为例,现在全国近两百县,有县立图书馆的不过三十多,绝大部分县份没有图书馆,文化局也是个清水衙门,里面的办事员经常被其他部门借调过去干活,何谈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另外就是东岸人几十年来在全世界搜罗各种书籍,中国的、日本的、越南的、阿拉伯的、波斯的、欧洲的,反正有价值且能收集的,都通过各种手段弄来了,其中相当部分甚至是孤本。但可惜的是,这些书籍的翻译、抄写、复印工作进展极其缓慢,以至于大部分书籍至今仍躺在首都图书馆内,根本无法节约,殊为遗憾。

“第二,是有关报纸杂志的事情。”钱清继续说道:“老实说我是不太清楚现在的政策的。比如马车运输协会想搞个货物运输月报,申请了半年刊号都没批下来。我不知道文化部的审核人员是出于什么动机这么做,我想要说的是根本没必要嘛。批了这些杂志,难道还有人会造反不成?是是,我知道上次有人在经济情报杂志上写了很多原东岸公司股东的事情,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没多大事嘛。拜托,政府要有点自信,其实你们干得很不错,为人民谋取了大量的福利,大家总体是支持的,何必搞成这副模样呢?”

话说东岸国内报刊杂志现在是多如牛毛,以至于文化部的人都觉得慌张,觉得监督不过来,想要适当控制一下。这些报刊杂志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的,且以后者居多。从分类来看,最多的自然是经济领域,如之前倒了大霉的经济情报,以及实业统计,都是个中翘楚。

经济领域之外,还有政治领域的东岸评论、民生、新天地,这是排名前三的。工矿业领域排名靠前的是土木建筑协会公报、发明、矿工东岸,交通运输领域的是跃进、机车、运输资料情报,农业方面则有兴农、病虫害时报、园艺农志,科学方面有自然科学研究院研究报告、工程院汇报,医学方面有健康东岸、东方医学杂志、新大陆药剂志,金融领域卖得较好的则是金融经济统计、博览会大街见闻等。

以上这些都是各细分领域卖得最好的杂志,一般是月刊,季刊、年刊很少。这些杂志的大行其道,说明东岸人民的消费品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开始注重这些文化消费品了,这是中产阶级集团日渐稳固、壮大的标志。衣食住行对他们而言已不成问题,他们开始更多地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听音乐、看戏剧、买杂志,去各地旅游,成了他们的首选,因此书刊杂志市场越来越繁荣也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不过东岸文化部人手有限,对于呈爆炸式增长的文化市场准备不足,且存在严重的监管恐惧症。一是害怕有不怕死的人在上面大放厥词,抨击建国者议会议员,二是害怕内容外泄,有些资料性书刊价值较高,发行范围必须受到限制,以前他们还能监督一二,现在书刊多了,哪能一个个管得过来呢。因此,他们对于新刊号的发放非常谨慎,拖拖拉拉,非常不情愿,以至于东岸国内出现了很多非法出版的地下刊物,让人很是无语。

“第三,对东岸新出现的有别于中国传统的戏剧流派、音乐流派、文学流派、服装流派、建筑流派甚至是美食流派,进行国家级别的财政补助。补助不经过政府部门,直接发放到各协会手里,以刺激东岸本土文化的成长与发展。咱们国家国力这么强,文化又是从华夏这个母体上诞生下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没有理由不向外输出的。”钱清又说道:“文化输出是一门大学问,可以极大减轻我们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成本。”

邵耀光听了微笑点头。作为东岸的一号,他得承认这些年来对文化发展有些忽视,虽然拨款没有短少过,但问题在于这个财政支出的预算本身就做得太少了,还有扩大的空间。他现在也认可钱清的一些看法,一个国家光工业、贸易、经济、军事发展起来是不行的,作为国家认同、民族烙印的文化产业也必须发展起来,做大做强,齐头并进。如此,这样一个国家才能更长久地屹立于世界之巅,而不是像蒙古人一样,打下了半个世界,然后轰然崩塌,消失在世界各个角落。

东岸的文化产业,已经发展到如今这么一个很大的规模了,政府不能再视而不见,束手束脚,而是应该锐意改革,正确引导。希望下届政府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让东岸的文化产业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吧。

退圈后靠编剧爆红娱乐圈  大秦:让你随驾东巡,没让你矫召  被乱棍打出府后,我靠种田成一方巨农  美女总裁的废弃大少  在漫威世界神级秒杀  都市最强神医赘婿  仙都之永恒天尊  重生后养成了病弱反派  夏董家的男明星总是眼泪汪汪  大宋:我爹是庞太师  踹掉渣男闪婚!被神秘老公宠的面红耳赤  贵女长嬴  福运宝宝三岁半,我是全皇朝的团宠!  青梅有点萌:傲娇竹马,超宠的  哑巴小道士被顶级大佬盯上  孤悬  东土志怪宝鉴  原来我真是圣人转世  凤舞幽冥  重生民国:成为纨绔子弟  

热门小说推荐
霸婿凶猛

霸婿凶猛

关于霸婿凶猛入赘三年,龙城弃少方休在林家受尽屈辱,一朝龙虎得风云,从此登临九重天,欺我者,百倍奉还,辱我者,虽远必诛!...

神帝的小阎妻

神帝的小阎妻

堂堂二十一世纪毒医圣手再次睁开眼睛竟然像个落汤鸡一样被人扔在水中,差点被水呛死。独一针表示自从继承了独一针这个名字以来,还从来没有这么狼狈过。明明天赋异禀,惊才绝艳,却被人说是废物。经脉堵塞?不存在的。绿茶婊陷害?扇死她丫的。可是等她解决完经脉问题,收拾了绿茶婊,这突然出现在自家面前的红衣妖孽又是谁?小舞,我肚子好痛。你肚子痛就去厕所啊,抱着我干什么,喂,你丫脸往哪儿钻呢?!如果您喜欢神帝的小阎妻,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果蔬青恋

果蔬青恋

一曲荡气回肠的初恋,催生了两个草根家族的崛起。一群可爱的农家儿女,演绎了寒门成长兴盛的传奇。一句话简介这是一群古代农家娃儿走农村包围城市创立两个豪门的故事。新书日月同辉正上传。恳请新老书友支持。...

五爷又想静静了

五爷又想静静了

古穿今的静妃只想岁月静好vs五爷一心要拉静妃上天。静妃,曾经也算宠妃,皇帝死后她又活了五十年,没想到眼一闭一睁,成了十八岁的小姑娘。只是这姑娘太惨了点。静妃娘娘当务之急,得活下来。姜黼,一个活着的传奇,名门望族姜家又一位无冕之王。年仅二十八岁集中西医于大成,但医者不自医,算命的都说他活不过三十岁。姜五爷眼看要上天了,天上掉下个静妃娘娘。本书又名你就是我的命静妃娘娘静静的,我像乌龟还能再活八百年。姜五爷姑娘,醒醒,春天到了。如果您喜欢五爷又想静静了,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崇祯窃听系统

崇祯窃听系统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如果您喜欢崇祯窃听系统,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穿越之古代逃难记

穿越之古代逃难记

吴桂芳穿了。还自带一栋小楼。她本以为自己这样惨不到哪里去。可记忆中的那个她在告诉她,水灾旱灾,蝗灾雪灾,各种极端灾害,将纷至沓来。生存如此艰难,朝廷苛捐杂税,劳役兵役仍然不断。吴桂芳知道,一家人想要平安健康的活下去,真的很难。靠着她的聪明才智,和一家人的团结互助,她们总算是找到了生路,过上了安稳的小日子。如果您喜欢穿越之古代逃难记,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