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假设说郭修有后台,他的后台又是谁?纵观蜀汉那些位高权重的重臣,和郭修同样出身且是老乡的唯有一个姜维,而郭修又恰恰是被姜维俘获并送到成都的。由此推断,郭修的后台极有可能就是姜维。
回过头来讲姜维,可以说,在北伐这个问题上,他和蜀汉公卿存在极大的矛盾,再加上他是雍州降将,更让他形单影孤(蜀汉政坛大部分是荆州人和益州人)。倘若姜维真是郭修的后台,那倒很容易理解了。毋庸置疑,姜维渴望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
在魏帝曹芳追悼郭修的诏书中这样写道:“郭修在大庭广众之下手刃费祎,勇气过于聂政,功劳超过傅介子,可谓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特追谥郭修为威侯,以让忠义之士名垂青史。”
南朝著名史学家裴松之对诏书中的说法予以质疑:“郭修在魏国仅是一介平民,不食君禄,也无尽忠之责,若想展示气节,可以选择殉国不降。他既然投降了又去刺杀同僚,这种行为既无道义可言,又谈不上给魏国立功,说到底只是一个不通情理的狂士罢了。”
裴松之没有深究下去,他将郭修简单地归为一个不通情理的狂士,可如果郭修仅仅是一介狂士,何以被姜维如此看重?又官拜左将军高位?这实在是充满了无法解释的矛盾。根据种种推断,郭修越来越像一名受姜维知遇之恩,便以性命相报的死士。
巧合的是,在整个三国时代,以豢养死士被载于史册者寥寥无几,姜维正是其中之一。《傅子》中写道:“姜维好立功名,阴养死士。”前文提过,有同样特殊嗜好的司马师凭借三千死士发动高平陵政变,除掉政敌曹爽,姜维的死士又用来做什么呢?史书中没有写。
那么,郭修若真是姜维门下死士,他和姜维之间又有怎样的内幕?究竟达成何种交易以至于不惜亲赴黄泉助姜维除掉政敌?人死无对证,这些也只能永远埋于地下了。
费祎生前曾反复跟姜维这样说:“我们远不如诸葛丞相,丞相尚不能平定中原,更何况是我们呢?不如保境安民,稳定社稷,等待有能力的贤才出现扭转乾坤吧。你千万别抱着侥幸心理和魏国决战,倘若失败,肯定追悔莫及!”
现在,姜维再无须忍受费祎的喋喋不休了。他终于挣脱了束缚自己手脚的绳索。
最后,我们以史书中的两句原话作为这段故事的结尾。
《三国志·姜维传》中载:“十六年春,祎(费祎)卒。夏,维(姜维)率数万人出石营。”
《三国志·后主传》中载:“正月,大将军费祎为魏降人郭修所杀于汉寿。夏四月,卫将军姜维复率众围南安。”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这两篇文章中均将费祎之死和姜维出兵串联在一起,是不是暗有所指就不得而知了。总而言之,一场突如其来的暗杀让姜维独揽蜀汉大权,也结束了蜀汉近二十年的休养生息,从此,北伐曹魏的时代再次到来。
违众北伐
公元253年3月,费祎死后没过多久,卫将军姜维见到了诸葛恪派来的使者李衡。
“如今魏国政归司马氏,群臣彼此猜忌,东关战败后又民怨鼎沸。倘若趁这机会,吴国从东攻入,蜀汉从西攻入,必能大获全胜!”
李衡这番话可谓言之不尽,魏国政归司马氏,吴国难道不是政归诸葛恪?蜀国难道不是政归姜维?更何况,魏、蜀、吴这三个国家中,蜀国臣民由于历史原因,对主动挑起北伐战争是最反感的。在诸葛亮死后这些年,即使是原先那些荆州籍臣子也大多被巴蜀本地人的价值观同化。蜀国本是小国,凭借地势自守尚可,但要讨伐强大的魏国无异于蚂蚁撼大象。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干那些劳民伤财的事?
不过,在以荆州派和益州派为主的蜀国臣子中,出身雍凉的姜维却是个异类,他对北伐如此执着,与其说是继承诸葛亮遗志,不如说是契合自己好大喜功的性格。另外,诸葛亮的志向是收复中原,是故,他历次北伐的战场都集中在雍州中部,而姜维的北伐,则集中在雍州西部,这除了姜维吸取诸葛亮的教训,认为雍州中部难以攻克外,也不排除他祖籍雍州天水郡(位于雍州西部)这个因素。或许,在姜维心里,想的是率军平定他的老家,借以光宗耀祖吧?不管怎么说,史实上,诸葛亮死时从未授命姜维继承其未竟之业,反而提拔蒋琬和费祎这两位鸽派臣子执掌大权,而对另一位好战分子魏延则选择了放任自流。可以看出,即便是性格纠结的诸葛亮,在临终前也试图将蜀国扭转回正途。
但李衡的话正合姜维的意,他给姜维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出兵理由。
“说得好!你回去禀告诸葛太傅,我一定和他同举大军北伐曹魏。”
李衡不辱使命,顺利返回吴国,而这个时候,诸葛恪正独自应付着来自同僚反战的压力。
吴国公卿纷纷上奏:“先帝刚刚驾崩,社稷不稳,吴国远弱于魏国,不能接连劳师动众。”
诸葛恪反驳:“当初刘表手握荆州十万大军,却不敢跟曹操争锋,以至坐以待毙。司马懿已死,司马师根基尚浅,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
“司马家族控制魏国政权已历经两代,司马师智略非凡,怎能说根基尚浅?太傅轻敌才是用兵大忌!”
“再说什么都没用,这事我已经决定了!”诸葛恪拂袖而去,并写了一篇文章申明决心。
“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自古帝王无不为统一天下殚精竭虑。若再等十年,魏国的强大远胜于今,那时候纵使伊尹、管仲再世也无能为力了。昔日,叔父(诸葛亮)屡兴北伐,我夙夜忧叹,唯希望能秉承忠臣遗志。”诸葛恪仰慕诸葛亮举倾国之兵北伐的壮烈,可也仅限于此,至于说什么忠臣志向,这在他身上倒没什么体现。
诸葛恪将文章发给同僚传阅,作为战前动员书。没几天,他接到丹杨太守聂友寄来的信。
诸葛恪和聂友交情深厚。他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并非出于对老友的思念,而是希望能得到老友的理解和支持。
聂友的信这样写道:“先帝(孙权)很早就想从东关攻入魏境,无奈从未如愿过。之前东关大捷实有诸多原因——敌攻我守、将士舍生忘死,或许还要仰赖上苍庇佑。但这些优势很难再现,希望您能息兵养民,等魏国出现动荡再伺机而动。”
诸葛恪逐字逐句地读着,神情从最初的渴盼变成失落与愤怒。他给聂友回信:“没想到连你都看不透天意,回去再好好读我的文章吧!”此后,吴国群臣再无人敢劝阻。
东关之战仅仅过去两个月,公元253年4月,诸葛恪在举国上下一片反对声中兴师二十万伐魏。
临行前,诸葛恪强行征调镇守南荆州乐乡的朱绩跟自己出征,然后把乐乡划入弟弟诸葛融的辖区。早年间,就是王昶围攻江陵那场战役中(公元251年初,王淩案发前夕),朱绩邀请诸葛融(诸葛恪的弟弟)联手抗击王昶,却被诸葛融临时放了鸽子,导致惨败。这些年,朱绩和诸葛融关系极度紧张。诸葛恪怕朱绩在后方搞事,遂把朱绩调到了自己军中。
5月,吴军越过巢湖向北侵入魏国境内。可是,将士们完全不像上次东关之战时那样斗志昂扬,无不是垂头丧气,到处弥漫着厌战情绪。
凤歌 长安公主(1v1) 我在恐怖世界里做花瓶[快穿] 贵女天娇 二婚 穿成私奔娇美人[七零] 我很穷 朝暮 (1V1) 如锦传(高H高辣) 她又软又绵又可口 撩你会上瘾 花花高手在都市 天神主宰 神级开挂抽奖系统 萌宝出击:妈咪束手就擒 全帝国都知道我很萌 重返2005 影帝的小骄妻 从善 小心恶公子
关于王爷大腿不好抱花几枝前世受小人蒙蔽,不仅败坏了自己的名声,还错嫁渣男,最后落得家破人亡的结局。一朝重生归来,她决意撕开伪善姐妹的面具,破坏渣男的前途。谁知刚重生就惹上了腹黑王爷,为报救命之恩,花几枝进王府为奴为婢三个月,两清之后她顺势抱住腹黑王爷的大腿,将自己个花家带上了另一条不同于前世的路。原是想抱抱王爷的大腿,谁知最后将自己都搭了进去。...
捡骨,说好听点是替人迁坟移骨,说不好听点,就是掘人坟墓,有损阴德不说,搞的不好还会祸延子孙。我叫夏洛,我的爷爷是个捡骨的先生,他从来都不肯把这里面的名堂告诉我,但我最终却还是...
秦薄邕知道她千娇百媚,张扬恣意,是这人间富贵花。一朝失忆,富贵花没了变成楚楚动人的小白花,原本的情仇他想作罢,偏生小白花一改往常,黏他爱他盯着他。如果您喜欢王妃是朵黑莲花,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偶像,为人所喜爱尊敬的对象,不加批评而盲目崇拜的对象,他们拥有让人信仰憧憬的能力。当偶像的正面形象到达一个高度,带着积极的意义,就足以对社会产生影响。此时,偶像也可以叫做榜样。迈克尔杰克逊,...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空心化严重,而并村是振兴乡村战略的敲门砖,势在必行。金铭是市组织部向双一流高校选调的干部,他被派到圣岩村任党支部书记,开始为期五年的基层挂职锻炼,在他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不仅顺利完成了并村的任务,而且让圣岩村走上小康之路如果您喜欢棋盘岩,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新书吞火天尊看书网首发平凡少年走出大山,进入江湖门派修炼武道。无意中得到一张古图,奠定修仙基础。资质平庸的他,能否在修仙界立足。无数势力的追杀中,能否安然度过。修仙界第一美人倾心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