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章 高平之战二(第2页)

与此同时,保义节度使韩通也毫不犹豫地投入到这场战争中来。他明白,王彦超的军队虽强大,但任何防线都可能存在薄弱之处,他的任务就是确保防线的稳固,不给北汉军任何可乘之机。他亲自率领士兵,日夜巡查,修补漏洞,确保防线无懈可击。

然而,世宗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防御措施。他深知,战争需要充分的准备和全面的部署。因此,他派遣了多位得力将领,如马军都指挥使、宁江节度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清淮节度使何徽,义成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和前耀州团练使符彦能等人,他们各自率领着大军,先行前往泽州,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这些将领中,有的擅长骑兵冲锋,有的精通步兵作战,有的则擅长防御和策应。他们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形成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他们的到来,无疑为泽州的防御增添了强大的力量。

而为了确保这些将领能够尽职尽责,世宗还特别派遣了宣使向训作为监督。向训忠诚勇敢,严明公正,他将在战场上巡视每一位将领的表现,确保他们都能够尽心尽力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他的存在,让每一位将领都感受到了世宗的决心和期望,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保卫国家的信念。

而在这群英勇的将领中,白重赞尤为引人注目。他是宪州的英勇将领,曾无数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他的加入,无疑为这场战争增添了更多的胜算。在这场战争中,他再次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智谋,为世宗皇帝赢得了宝贵的胜利。

癸未日,当朝的皇帝庄重地颁布了一道旨意,命令当朝重臣冯道亲自护送先帝的梓宫前往山陵,以示对先帝的深厚敬意与缅怀之情。冯道,这位历经数朝、德高望重的老臣,在接到命令后,立刻率领着一队精干的侍卫,携带着庄重而肃穆的梓宫,踏上了前往山陵的征途。

与此同时,皇帝也对东京的安定和秩序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他深知东京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宁。于是,他深思熟虑后,决定任命郑仁诲为东京留守,全权负责东京的治安、防御以及民生等事务。郑仁诲,这位忠诚于国家、才智过人的将领,在接到任命后,毫不犹豫地接过了这份重任,誓言要守护好东京,确保百姓的安宁与国家的稳定。

相关人物介绍:

人物1: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省沧州市)人,五代十国时期着名宰相,历经四朝十代君王,世称“十朝元老”。

冯道早年即投身燕王刘守光麾下,其后仕途波澜壮阔,横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忠诚辅佐了包括后唐庄宗、明宗、闵帝、末帝,后晋高祖、出帝,后汉高祖、隐帝,以及后周太祖、世宗在内的十位君主,期间更曾尊辽太宗为主,始终稳坐将相、三公、三师之尊荣。至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冯道安然辞世,朝廷追赠其瀛王之号,并赐谥“文懿”,以彰其功。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冯道主持雕版印刷《九经》,此举不仅首开官方及国子监刻印书籍之先河,更引领了官刻图书的崭新纪元,使之成为中国古代刻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确立了监本作为典范的崇高地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人物2:王溥(922年-982年),字齐物,五代祁县人。五代至宋政治家、史学家。

王溥自幼便展现出对学问的无比热爱,他勤奋好学,书籍几乎成了他形影不离的伴侣。在后汉乾佑二年,即公元949年,他凭借卓越的才华,在进士科考中一举夺魁,荣膺状元之位,随后被授予秘书郎的职务。在周太祖郭威麾下,他先是担任枢密副使,后晋升为枢密使,期间更是随军平定河中叛乱,以卓越的谋略被郭威招揽为幕中重臣。

及至郭威登基称帝,王溥的仕途更是扶摇直上。广顺四年,即公元954年,他不仅晋升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更在同年见证了柴荣的即位与显德新纪元的开启。面对北汉趁虚而入的危机,王溥力排众议,尤其是大官僚冯道等人的阻挠,坚决支持周世宗亲自挂帅出征,最终大获全胜,彰显了其非凡的胆识与远见。

显德四年,世宗南征告捷后,又挥师西进,王溥慧眼识珠,举荐向拱为将,再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因此,他荣获礼部尚书之职,并监修国史,与宰相范质共同参知枢密院事,权倾一时。宋朝建立后,王溥更是进位司空,地位显赫。

然而,王溥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乾德二年,他卸下了相位,转而担任太子太保,之后陆续加封为太子太傅、太子太师,直至太平兴国元年被封为祁国公,享尽尊荣。然而,天不假年,太平兴国七年八月,这位博学多才的智者溘然长逝。

王溥一生酷爱学习,其学识之渊博令人敬仰。他主持编纂的《唐会要》一百卷与《五代会要》三十卷,不仅详尽记录了唐及五代时期的国家制度、经济文化、天文地理等珍贵史料,更为后世史学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同时,他也开创了“会要”这一史书新体例,对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他的其他着作如《王溥集》二十卷、《翰林酬唱集》一卷等,虽已散佚,但仍能从中窥见他深厚的学术功底与卓越的文学才华。

人物3:刘崇(895年-954年),即北汉世祖,称帝后改名旻。沙陀族,太原人。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一说从弟)。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开国皇帝(951年-954年在位)。

刘崇早年沉湎于酒色与赌博之中,直至二十余岁,方投身河东军,踏上军旅生涯。在刘知远担任河东节度使期间,他因才干出众被委以都指挥使之重任。后汉王朝鼎立后,刘崇仕途亨通,相继担任太原尹、北京留守及河东节度使等要职。

然世事无常,乾佑三年(公元950年),后汉宫廷风云突变,枢密使郭威趁势而起,改朝换代,建立了后周王朝。次年(公元951年),刘崇于太原自立为帝,延续后汉国号与乾佑年号,史称北汉,以此寄托光复旧朝之宏愿。

北汉虽小,资源匮乏,刘崇却展现出非凡的坚韧与决心。他厉行节俭,不事奢华,未建宗庙宫殿,削减官员俸禄,以节流养国。同时,他深谋远虑,积极寻求外援,与辽国缔结深厚盟约,两国以父子之国相称,刘崇尊辽帝为叔,自称为侄皇帝,并获辽册封为大汉神武皇帝,从而获得了强大的外部支持。

借助辽国的援助,刘崇多次向后周发起挑战,然天不遂人愿,数次征战均以失败告终。乾佑七年(公元954年),后周太祖郭威驾崩,刘崇认为这是反击的绝佳时机,遂向契丹求援,再度挥师南下。然而,在高平之战中,北汉联军遭遇重创,刘崇孤身逃回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局势急转直下。

后周军队乘胜追击,将太原城团团围住,长达两月之久,却始终未能攻克。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困境,刘崇忧心如焚,最终积劳成疾,不久后便溘然长逝,留下了一段壮志未酬的悲壮史篇。

喜欢乱世枭皇:柴荣请大家收藏:()乱世枭皇:柴荣

萌学园:不靠谱的哥哥和头大的我  我家小师弟明明超强,却过分沙雕  大唐修仙:公主居然是我的小师妹  好险差点就被变成猫娘了  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史记大争之世  急急急!捡个师妹回宗门!  火影之修道成仙  男多女少:我的星际奇妙冒险  苍穹之破晓  女尊星铁:满级魅力,面见银狼  半世浮华  黑化!老婆都跑了,他还开朗什么  我穿越了,但又没完全成功  救命!我重生,谁让他也重生了?  古风诡异,开局沦落青楼  想偷人生?玄学真千金你惹不起  火影,开局获得降龙十八掌  寒门:我靠娶妻走上巅峰  长公主她风华正茂  

热门小说推荐
霸婿凶猛

霸婿凶猛

关于霸婿凶猛入赘三年,龙城弃少方休在林家受尽屈辱,一朝龙虎得风云,从此登临九重天,欺我者,百倍奉还,辱我者,虽远必诛!...

神帝的小阎妻

神帝的小阎妻

堂堂二十一世纪毒医圣手再次睁开眼睛竟然像个落汤鸡一样被人扔在水中,差点被水呛死。独一针表示自从继承了独一针这个名字以来,还从来没有这么狼狈过。明明天赋异禀,惊才绝艳,却被人说是废物。经脉堵塞?不存在的。绿茶婊陷害?扇死她丫的。可是等她解决完经脉问题,收拾了绿茶婊,这突然出现在自家面前的红衣妖孽又是谁?小舞,我肚子好痛。你肚子痛就去厕所啊,抱着我干什么,喂,你丫脸往哪儿钻呢?!如果您喜欢神帝的小阎妻,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果蔬青恋

果蔬青恋

一曲荡气回肠的初恋,催生了两个草根家族的崛起。一群可爱的农家儿女,演绎了寒门成长兴盛的传奇。一句话简介这是一群古代农家娃儿走农村包围城市创立两个豪门的故事。新书日月同辉正上传。恳请新老书友支持。...

五爷又想静静了

五爷又想静静了

古穿今的静妃只想岁月静好vs五爷一心要拉静妃上天。静妃,曾经也算宠妃,皇帝死后她又活了五十年,没想到眼一闭一睁,成了十八岁的小姑娘。只是这姑娘太惨了点。静妃娘娘当务之急,得活下来。姜黼,一个活着的传奇,名门望族姜家又一位无冕之王。年仅二十八岁集中西医于大成,但医者不自医,算命的都说他活不过三十岁。姜五爷眼看要上天了,天上掉下个静妃娘娘。本书又名你就是我的命静妃娘娘静静的,我像乌龟还能再活八百年。姜五爷姑娘,醒醒,春天到了。如果您喜欢五爷又想静静了,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崇祯窃听系统

崇祯窃听系统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如果您喜欢崇祯窃听系统,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穿越之古代逃难记

穿越之古代逃难记

吴桂芳穿了。还自带一栋小楼。她本以为自己这样惨不到哪里去。可记忆中的那个她在告诉她,水灾旱灾,蝗灾雪灾,各种极端灾害,将纷至沓来。生存如此艰难,朝廷苛捐杂税,劳役兵役仍然不断。吴桂芳知道,一家人想要平安健康的活下去,真的很难。靠着她的聪明才智,和一家人的团结互助,她们总算是找到了生路,过上了安稳的小日子。如果您喜欢穿越之古代逃难记,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