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宁古塔(第3页)

在株连之风极盛的时代,与流放者保持友谊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何况地处遥远,在当时的交通和通信条件下要维系友谊又非常艰难。因此,流放者们完全可以凭借往昔友谊的维持程度,来重新评验自己原先置身的世界。

元朝时,浙江人骆长官被流放到东北,他的朋友孙子耕竟从杭州一路相伴到东北。清康熙年间,兵部尚书蔡毓荣获罪流放黑龙江,他的朋友上海人何世澄不仅一路护送,而且陪着蔡毓荣在黑龙江住了两年多才返回江南。

让我特别倾心的是,康熙年间顾贞观把自己的老友吴兆骞从东北流放地救出来的那番苦工夫。

顾贞观知道老友在边荒时间已经很长,吃足了各种苦头,很想晚年能赎他回来让他过几天安定日子,为此他愿意叩拜座座朱门来集资。但这事不能光靠钱,还要让当朝最有权威的人点头。他好不容易结识了当朝太傅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纳兰容若是一个人品和文品都不错的人,也乐于帮助朋友,但对顾贞观提出的这个要求却觉得事关重大,难以点头。

顾贞观没有办法,只得拿出他因思念吴兆骞而写的词作《金缕曲》两首给纳兰容若看。两首词的全文是这样的: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不知读者诸君读了这两首词作何感想,反正纳兰容若当时刚一读完就声泪俱下,对顾贞观说:“给我十年时间吧,我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今后你完全不用再叮嘱我了。”

顾贞观一听急了:“十年?他还有几年好活?五年为期,好吗?”

纳兰容若擦着眼泪点了点头。

经过很多人的努力,吴兆骞终于被赎了回来。

我常常想,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友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某种关联。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得惠至今。

在享受友情之外,流放者还想干一点自己想干的事情。由于气候和管理方面的原因,流放者也有不少空余时间。有的地方,甚至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这就给了文化人一些微小的自我选择的机会。

我,总要做一点别人不能替代的事情吧?总要有一些高于捡野菜、拾马粪、烧石灰、烧炭的行为吧?想来想去,这种事情和行为,都与文化有关。因此,这也是一种回归,不是地理意义上的而是文化意义上的回归。

比较常见的是教书,例如,洪皓曾在晒干的桦叶上默写出“四书”,教村人子弟;张邵甚至在流放地开讲《周易》,“听者毕集”;函可作为一位佛学家利用一切机会传授佛法。

其次是教耕作和商贾,例如,杨越就曾花不少力气在流放地传播南方的农耕技术,教当地人用“破木为屋”来代替原来的“掘地为屋”,又让流放者用随身带的物品与当地土著交换渔牧产品,培养了初步的市场意识,同时又进行文化教育,几乎是全方位地推动了这块土地上文明的进步。

文化素养更高一点的流放者则把东北作为自己进行文化考察的对象,并把考察结果留诸文字,至今仍为地域文化研究者所钟爱。例如,方拱乾所著《宁古塔志》,吴桭臣所著《宁古塔纪略》,张缙彦所著《宁古塔山水记》,杨宾所著《柳边纪略》,英和所著《龙沙物产咏》,等等,这些著作具有很高的历史学、地理学、风俗学、物产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除了李时珍、徐霞客等少数例外,多数习惯于从书本来到书本去,缺少野外考察精神,致使我们的学术传统至今还常缺乏实证意识。这些流放者却在艰难困苦之中克服了这种弊端,写下了中国学术史上让人惊喜的一页。

他们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辛酸,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

在这方面,有几个代代流放的南方家族所起的作用特别大。例如,清代浙江的吕留良家族,安徽的方拱乾、方孝标家族,浙江的杨越、杨宾父子等。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在民国初年曾说到因遭文字狱而世代流放东北的吕留良(吕用晦

)家族的贡献:“后裔多以塾师、医药、商贩为业。土人称之曰老吕家,虽为台隶,求师者必于吕氏,诸犯官遣戍者,必履其庭,故土人不敢轻,其后裔亦未尝自屈也。”“齐齐哈尔人知书,由吕用晦后裔谪戍者开之。”

说到方家,章太炎说:“初,开原、铁岭以外皆胡地也,无读书识字者。宁古塔人知书,由孝标后裔谪戍者开之。”(《太炎文录续编

》)当代历史学家认为,太炎先生的这种说法,史实可能有所误,评价可能略嫌高,但肯定两个家族在东北地区文教上的启蒙之功,是完全不错的。

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放下去,对这个家族来说是莫大的悲哀,但他们对东北的开发事业却进行了一代接一代的连续性攻坚。他们是流放者,但他们实际上又成了老资格的“土著”。那么他们的故乡究竟在何处呢?面对这个问题,我在同情和惆怅中又包含着对胜利者的敬意,因为在文化意义上,他们是英勇的占领者。

我希望上面这些叙述不至于构成这样一种误解,以为流放这件事从微观来说造成了许多痛苦,而从宏观来说却并不太坏。

不。从宏观来说,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部分流放者从伤痕累累的苦痛中挣扎出来,手忙脚乱地创造出了那些文明,并不能给流放本身增色添彩。且不说多数流放者不再有什么文化创造,即便是我们在上文中评价最高的那几位,也无法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流人才。

第一流人才可以受尽磨难,却不能让磨难超越基本的生理限度和物质限度。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

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部分文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现人性、创建文明,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他们的外部身份可以一变再变,甚至终身陷于囹圄,但内心的高贵却未曾全然销蚀。这正像有的人,不管如何追赶潮流或身居高位,却总也掩盖不住内心的卑贱一样。

毫无疑问,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贵之所以高贵的,也是这种高贵。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他们为了文化和文明,可以不顾物欲利益,不顾功利得失,义无反顾,一代又一代。

我站在这块古代称为宁古塔的土地上,长时间地举头四顾又终究低下头来,我向一些远年的灵魂祭奠——为他们大多来自浙江、上海、江苏、安徽那些我很熟悉的地方,更为他们在苦难中的高贵。

幸福加油  学园传说之戒中秘  驭妖  嫡女狂妃  系统匹配真香  寻死  驭鲛记原名《驭妖》  都市最强狂少  团宠大佬换马啦  18X男主播  为你摘下满天星  岁月知道我爱你  退婚娘娘  梧桐那么伤  驭鲛记  难得聪明  神欲战神  修仙归来在都市  灵目鬼话  白莲花就要为所欲为  

热门小说推荐
女帝重生:师妹太高调了怎么办

女帝重生:师妹太高调了怎么办

姜明觉醒了平凡人生系统。只想苟在山上默默的修炼求长生。不惹麻烦,不入险途,一旦因果沾身!就毫不犹豫的斩灭一切牵扯。可他却有一个重生而来的师妹。一个行事霸道,横推一切敌,想要好好守护师兄的师妹。姜明看着要逆伐九天的小师妹,欲哭无泪。如果您喜欢女帝重生师妹太高调了怎么办,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贵女惊华

贵女惊华

她是21世纪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一夕穿越在土豪家的花痴大小姐身上。他,前朝太子,腹黑狡诈,唯独却对她情有独钟。他以天下为棋局,世人为棋子。江山与美人,他将如何选择?他花洛,你这是要去哪里?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这辈子你是逃不掉的!如果您喜欢贵女惊华,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仿生纪元

仿生纪元

陆文重生为家政型仿生人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做做家务了可被雇主带回家的第一天,他得到了这样两条指令不要去三楼。在后院挖一个可以埋下成年人的坑,挖深一点。如果您喜欢仿生纪元,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冲喜守活寡?我嫁残王后宠冠京城

冲喜守活寡?我嫁残王后宠冠京城

关于冲喜守活寡?我嫁残王后宠冠京城洛念惜带着医术和整个医院在穿越当天,嫁给将死的战神王爷冷易晏。刚穿越就要她陪葬?怎么可能?她有一身医术,这点小伤算什么?嫁进府第一天,她开始伺候他屎尿,给他穿他从来没见过的纸尿裤,喂他吃他从来没尝试过的炸鸡汉堡,带他进现代医院做手术…一切神奇的事情,在她身上都有可能发生。她问他你站起来后,第一件事做什么。他羞涩的回答亲你...

蜜宠娇妻:试婚三个月

蜜宠娇妻:试婚三个月

遇到她之前,他不相信命运,遇到她之后,他开始相信命中注定。他说你出现在合适的时间就要做合适的事。他说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谈,如果你不愿意,条件你开,但证是要领的。他说婉婉,你是我的婉婉,只是我的婉婉。一个潜伏多年的恩怨情仇,一次偶然的邂逅,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她说喜欢是君谦牧,爱是君谦牧,君先生,婉婉有约,余生可否一起走?回应她的是男人缠绵悱恻的吻和一个从骨子里发出的好。如果您喜欢蜜宠娇妻试婚三个月,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文娱从传承粤剧开始

文娱从传承粤剧开始

白蛇传大话西游贵妃醉酒顾彻从梦中梦见蔚蓝的地球,于夏国全新发扬光大!一代传奇大师,先从传承非遗粤剧开始!如果您喜欢文娱从传承粤剧开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