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部分(第2页)

而侯君集的问题可就更大了。侯君集在太宗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跟随他,四处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玄武门事变中,侯君集也是冲锋陷阵,斩关夺将。在武德九年(626)十月太宗重新核定功臣等差的时候,侯君集仅列于裴寂、长孙无忌、王君廓、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长孙顺德、柴绍、罗艺、李孝恭等人之后,而排在李世、高士廉、宇文士及、秦叔宝、程知节等人之前。贞观时期,侯君集讨吐谷浑,平高昌,功劳更是不小。可是侯君集这个人在打高昌的时候私自搜取了很多宝物,军纪又不严,所以太宗对他有些微词。侯君集又很小心眼,觉得自己功劳这么大,还要受责备,心中忿忿不平。后来他发现太子承乾想对付魏王泰,于是就暗中与之交通,共谋造反。可是就在贞观十七年(643)四月,事情败露了,太子被废,侯君集也被处斩。

这时魏徵才刚刚去世,太宗不由得想起他生前推荐杜、侯等的话。怎么魏徵推荐的人都参与谋反了呢?太宗很是疑惑,于是开始怀疑魏徵私自结党。而又有人告诉太宗,说魏徵将所有进谏的言辞都抄录了一份,并给了负责纪录皇帝言行的起居郎褚遂良。这分明是想让褚遂良把所有内容都记载下来,写入史书,以彰显自己的功劳和君主的过错。太宗听了更不高兴了,于是下令,不把公主嫁给魏徵的儿子了,还派人去将自己写给魏徵的墓碑推倒,以示惩罚。〔马周也是贞观年间有名的大臣,他同样敢于直言进谏。但贞观二十二年(648),马周在去世之前,命家人将自己的奏表全部烧掉,他说不愿以此来彰显君主之恶,为自己赢得美名。这可以说是与魏徵正好相反。两人谁更忠心,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其实若只是选人不当,太宗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本来嘛,即使是魏徵,也不难免有看走眼的时候。再说魏徵曾是太宗那么看重的人,贡献那么多。如果只是识人不明,太宗也不至于就要停婚仆碑。原因还是在于魏徵的身份。

魏徵是属于山东豪杰这一集团的,对于太宗来说始终不是能依靠的力量。太宗重用魏徵,当然首先是由于他有才干,能帮助他治国,可同时也是想拉拢山东豪杰以牵制山东士族和关陇集团,在统治集团内部实现一种平衡。

停婚仆碑(2)

而魏徵推荐的两个人,杜正伦是山东士族,侯君集是关陇贵族,身份都十分特殊。太宗是担心魏徵和他们结党,那么平衡牵制的局面就被打破了,偏离了自己统治规划的初衷。为此,太宗对这件事才有如此激烈的反应。

后来,在贞观十九年(645),太宗出征高丽,战事不顺,屡屡受挫。这时,他又想起了魏徵。一方面太宗也觉得当初是多虑了,没有证据显示魏徵就与他们结党;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出师有所悔恨,怀念魏徵在世时的直言进谏。所以太宗感叹地说道:“如果魏徵还在,朕怎么会有这次辽东之行呢。他一定会劝阻朕的啊!”言罢,马上命人将魏徵的妻子儿女召到驻地,慰问了他们一番。还遣人去魏徵葬处,将原来推倒的碑又立了起来,并以礼祭祀。从此往后,对魏家的恩宠又如同原来一样了。

其实,魏徵受到的待遇的反复,也正体现出太宗内心的矛盾。太宗明白以山东豪杰为首的一般地主正在成长,他们的力量不容忽视,必须好好利用才能将国家治理好。可是太宗作为关陇贵族,又不敢完全依赖他们,在太子废立等国本大事上,最终还是选择了去依靠原本属于自己一个集团的力量。所以太宗虽然重用魏徵,但亲近的却还是长孙无忌一干人等。而聪明如魏徵,怎会不明白呢,故而一开始他就提出愿为良臣而非忠臣。

不过,虽然魏徵与太宗之间有这等微妙的关系,却不失为君臣相得的典范。因为二人有共同的目标,就是将国家治理好,开创出一个自古未有的新局面。为着这一目标,魏徵尽力辅佐太宗,希望自己的君主能像尧舜一样,成为一代圣君。太宗也深深明白,魏徵绝不仅仅只是耍嘴皮子功夫,他虽然表面上只是敢于直言强谏,但他为自己规划的治国方略对江山社稷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他是要将国家引领上一条光明大道。所以太宗才会那么看重魏徵。因为魏徵这面镜子,不仅仅是照见太宗个人的得失,更是照见整个国家的兴衰成败。

捌 房谋杜断

秦王府里的高参(1)

开皇年间,天下刚刚归于一统,海内升平。隋都长安一片繁华景象,大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人群之中,一对父子模样的人边走边看,一瞧就是外地人士。他们大概是走得累了,转了个弯就进到一间酒楼里去了。

酒馆里面热闹依旧,大家都乐呵呵地坐在桌旁喝酒聊天。父子俩挑了个靠边的位子坐了下来。刚刚坐下,就听到旁边桌子上的人说:“打了那么长时间仗,现在终于天下太平了啊。俗话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今大乱之后,天下归一,可以坐享太平了。”

“是啊,是啊。”一桌子的人都赞同地说。

“爹,他们说得不对。”这个看来只有十几岁的小儿子对父亲悄悄说:“当今皇上本就没有什么功德,只因为是北周近亲,才夺得了皇位。而得位之后,却不为子孙打算,放任兄弟相争,最后更是混淆长幼,改易储君。这样做只会导致祸起萧墙。现在虽然看起来海内承平,但是不久一定会天下大乱的。”

“小儿不可乱说。”当爹的一边制止了他,一边看看左右是否有人注意。但心里他很是惊奇,儿子小小年纪竟然有这种看问题的眼光。

这小儿是谁?他就是后来与杜如晦并称“贞观贤相”的房玄龄。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父亲名叫房彦谦,是隋朝的一名地方官。房玄龄从小就特别聪明,爱好读书,博览经史,字写得很漂亮,并作得一手好文章。而且还很有政治远见,能把握时局走向,绝不是个书呆子。十八岁那年,他被本州举为进士,授官羽骑尉。当时的隋吏部侍郎高孝基见过房玄龄后感叹说:“我见过的人很多,却没有一个人能如他一般。这个人将来一定会成大器啊,可惜我看不到他壮志凌云的那一天了。”

不过英雄多坎坷。房玄龄虽然出仕,又受到如此推崇,却一直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后来,还因为杨广即位之初汉王杨谅反叛一事受到牵连,郁郁不得志。

隋炀帝大业末年,果如房玄龄小时所言,天下大乱,群雄蜂起,海内一片沸腾。房玄龄知道自己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起兵太原,一路向关中进发。李世民遵循父命,帅军安抚渭北。房玄龄此时正任隰城尉。他凭着卓越的洞察能力,意识到李渊所领导的这支力量,最有可能统一天下,于是他毛遂自荐,走进了李世民的军帐。

却说李世民这日听得有人来投,自然十分高兴。国家正当草创之时,笼络各方面的人才很重要。于是马上吩咐请入营中相见。

“李将军”,因在军中,房玄龄便以将军相称,“在下姓房,名乔龄,齐州人士,愿追随将军,尽微薄之力。”

李世民连忙还礼,他惊异于此人这种开门见山的方式。

二人不由得互相打量一番。房玄龄见李世民虽然年纪轻轻,却不显稚嫩,在那逼人的英气中还透出成熟稳重,心中暗?

爬上爸爸的床  犁不开的冻土-莫斯科保卫战  亲历晚清45年  东厂与西厂  惊弦音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超级帝国  二读五胡录----煮酒论英雄  背德的欲望-我的刑警队长妈妈  唐:日落九世纪  杜月笙野史  胡雪岩4-萧瑟洋场  陛下为奴  少年纳粹亲历第三帝国末日  罗斯福王  中国黄埔军校(全文)  纪连海新作:历史上的父子宰相  揭秘雍正朝重重疑案:原来雍正  欲望直播  古代战争史 作者:魔鬼门徒  

热门小说推荐
海贼王之征战天下

海贼王之征战天下

江凡意外穿越到了海贼王的世界,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强大的黑暗果实,从此开启了他惊心动魄的征途。当海贼王有什么意思,我要在这个世界建立自己的国家和军队,收服所有强者,取代世界政府,征服所有海域本书又被读者戏称带着漫威在海贼如果您喜欢海贼王之征战天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闪婚盛宠

闪婚盛宠

灰姑娘遇上霸道总裁,奇迹般的闪婚,幸福来的太突然!但是,除了享受婚姻带来的权利,也要履行夫妻义务不是吗?偏偏她的男人又强壮孔武,日日夜夜不满足海棠书屋(haitangshuwucom)提供闪婚盛宠最新章节全...

嫁给暴君后娘娘当了个寂寞

嫁给暴君后娘娘当了个寂寞

云晚慕穿越成了少年帝王的新秀待选小老婆之一。本想着快点了却上辈子心愿,挥挥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岂料,那个冷面少年帝王就此赖上了她!红烛帐暖,雨露微湿。少年帝王缓缓朝她伸出一只修长骨节分明的大手爱妃,是朕的人,便是一辈子。她美眸轻闪,掩面娇羞一笑。后来,帝王左手牵儿子,右手牵女儿,出现在她面前,关怀道爱妃,你肚子大了,不方便,莫要乱跑。云晚慕一手叉腰,一手扶着肚子,看着眼前的男人和一双儿女,欲哭无泪。特喵的!说好的完事儿之后不带走一片云彩,结果大包袱小包袱不断!如果您喜欢嫁给暴君后娘娘当了个寂寞,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年代,亲娘读心后我终于出生啦

年代,亲娘读心后我终于出生啦

上一世,叶福满被人害死在娘胎,亲娘用一生行善得来的功德,换她在天池里当了百年的打工小鱼仔。替天宫收集福运和祥瑞。百年后,重获一世轮回,回到娘胎。刚恢复意识就经历生死一线。娘啊,快跑,老妖婆来了,你最爱的宝贝要被害死了。蓝清霜???娘啊,你让爹去吧,等公安叔叔把爹抓起来,咱娘俩就能安生了。叶舟山???天,原来我爹娘的身世都这么狗血,宝宝都无语的翻白眼啦蓝清霜叶舟山???叶福满靠着在天池里沾染上的福运祥瑞,成功混成了锦鲤宝宝。爹疼娘爱,众人喜。孱弱的小身板一日比一日好,肚肚饿了野鸡自己往锅里飞。拉了一屁股饥荒的小家,存款越来越厚。从小乡村,走进大城市,福运满满的宝宝幸福美满。如果您喜欢年代,亲娘读心后我终于出生啦,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我宅在家里成世界首富

我宅在家里成世界首富

刚刚失业的陈浩,竟然获得了宅家挑战系统,只要每天宅在家里就能获得奖励。一时宅家一时爽,一直宅家一直爽。叮,宅家第一天挑战完成,获得兰博基尼跑车一辆。叮,宅家第二天挑战完成,获得豪华海景别墅一套。如果您喜欢我宅在家里成世界首富,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独断大明

独断大明

大明天启三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魏忠贤初露獠牙,之后开始了祸乱天启四年,开启了大明的没落序幕,直至亡国。南方的李自成决定要北上,北方的皇太极决心南下。木匠皇帝还在努力提升匠艺水平,信王朱由检忧心如焚无可奈何。而就在这一年,有个突兀出现的少年想着与这个世界碰一碰。如果您喜欢独断大明,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