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省试临近,最为困扰考生的一件重要之事就是,自熙丰年间开始的科举取士的方式与内容是否会不会再发生变动。
按理说来,元佑八年,也就是去年的三月,朝廷已经下过诏书,其中明确说明:“御试举人复试赋、诗、论三题。”
说的御试就是所谓的殿试,是三场考试的最后一场,但隐含的意思自然也是解试、省试都依此而行。
眼下各地的解试都已依此结束,可是如今的省试与殿试会不会还有变化呢?
毕竟,今年的省试,因为前太皇太后的葬礼推迟了一个月,往年可是正月下旬就要开始。
更重要的是,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疑惑,还是与皇帝亲政后的各种举动密切相关:接下来会不会下定决心实施熙丰新法,可能还不一定能够说准。但是凡是先太皇太后做过的事、他都喜欢反着来的性子,诸位大臣算是基本都领略到了。
那么,元佑八年三月发的诏令,它的可靠性就要大打折扣了。
所以这段时间,秦观在给秦刚作考试前的最后辅导时,也在关注这件事。
“其实如果改以试策的话,对徐之你更加有利。毕竟你的诗赋水平并不稳定。”秦观也是因为多看了一些秦刚在他面前所作的一些命题诗词,虽然总体水平尚还不错,但少有之前几首带给他的惊喜。包括前几天他在中太一宫所作的那首咏鸡诗,还是走的非常规之路,在平时游戏中拿来震惊一下旁人尚可,到了省试殿试之上,就讨不得多少便宜,甚至在一些阅卷官面前,反而会吃大亏。
秦刚看到老师说起科举考试方式的变化时,却是一脸的心平气和,并没新旧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激烈争夺态度,便问道:“老师,我记得当初朝堂争论科举考试,到底是该以诗赋取士、还是应以经义策论取士时,苏大学士是坚决反对后者的。外人多说是因为大学士以己诗赋之才而自负,实则他的策论水平又何尝不是绝佳呢?”
秦刚所言确是事实,苏轼在参加省试时的策论答卷《刑赏忠厚之至论》,就曾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欧阳修之后曾言“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
而且苏轼还是宋朝极少的制科考试状元。
关于制科,前面介绍过的李清臣,就是通过制科考试入了馆职成为京官。这一考试不是面对所有考生开放的,而是皇帝临时下诏举行,参加的人至少得符合两个极其苛刻的条件:
第一要有要获得德高望重的重臣推荐,而且这些重臣实际要对推荐人担有连带责任。第二提交自己平时所作的策论共五十篇文章,经过考评认定有资格,才可参加最后的考试。
而最后的考试也堪称地狱级难度,考生必须在一天一夜内完成六篇各不少于三千字的策论。这些文章的范围涉及九经、十七史、七书等等共四十余本书目,包含了名家经典思想、财经、政治、军事等等方面的内容。所以,考生所作文章中必须要根据题目的内容引用出相关典籍的上下文,在深入理解经典思想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精到的见解、观点。
秦观对此解释道:“我皇宋立朝以来,在制科考试中,唯有仁宗时的吴育吴春卿与老师二人获过最高一等的成绩,老师的策论文章当属天下一绝。可恰恰是是因为他擅长策论,则比常人更加懂得策论考试在考核人才中的不足与缺陷。”
“哦?以秦刚之陋见,这策论可以考察学子对于政治、民生等诸事的见识,并可从文中看出他们对于政事的理解程度与处理思想,岂不是要强于诗赋乎?”秦刚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徐之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观摇摇头说,“单从文章本身来看,的确是有这样的好处。但是回到考试本身就会发现,一是策论写作有程式、有样板,二是策论试题太狭窄,因为你要贴近时事政务,就很容易被提前猜出押题,然后交上来的试卷,多是提前写好的范文,甚至还会是请人捉笔的作品。所以这样子来看的话,选出来的人才便很成问题。”
所以说,苏轼此人看似豪放不羁,其实却是最讲实际的人。他在政治生涯中的观点,绝非那种认死理、讲面子的党争之辞。
在新法实施之初,他就从“新法急推时过于折腾民众、许多地方与民争利”等等这些客观出现的事实角度出发,急呼不得强行推广。而等到司马光一党上台之后,开始全面废除新法的时候,却又是他站出来,指出“新法经过若干年的推广,有些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有些地方也被民众习惯,所以此时应该针对性地修复一些弊端即可,何必再次折腾民众?”
对于科学取士标准,苏轼的观点同样如此。
他并非只是死板在坐在朝堂上,来辩论诗赋与经义策论的优劣点,而是直接从实践入手,指出科举考试的本质是为朝廷选拔出有用的人才,所以,对于考生而言,无论是诗赋、经义还是策论,都各有优劣,仅只代表了一个方面。
所以苏轼真正的观点却是:“今后差使官,不拘经义、诗赋,专务选择有才学之人”。而他所谓的坚持“诗赋取士”的观点,只是认为,相对在三者之中,诗赋创作,不容易作弊,更加能够在一两场考试中,可以相对客观公正地选拔出相对优秀的人才。
听到这里,秦刚以其自己从现代穿越过来的经验才在心底发出真正的感慨,这一思想居然能够一直延续到了一千年后的中国:尽管有无数的人去指责、批评现代中国高考制度中的种种缺陷与不足,但是依旧无法改变这一事实:高考是现行社会环境下唯一相对最为公平的全民人才选拔的机制。
“诗赋不是同样可以提前预作好么?”一旁的秦湛提出他的疑问。
“非也!”秦观摇头道,“诗赋命题范围极广,不像经义策论出题时会受限。而且,诗赋的考核标准又多,主考官出题,副主考限韵。考生根本就不太可能提前作好。对于人为的泄题风险还能更好地防范。这便是老师的苦心坚持所在。”
“那诗赋做得好,就意味着做官就能做得好吗?”秦湛不服气地质问。
“经义、策论亦然!”秦观淡淡地说道,“三者皆未必,那就选择最难的一项来选拔!更何况,诗赋多有比兴手法,文以载道、字以传情,诗词其中,深谙处世为官之许多关键。”
事实也是的确如此,苏轼虽然政治上疏于算计、远离党争,但他在为官从政方面,依旧是展现出了极其优秀的工作能力。不论是在知徐州时的修堤防洪、还是知杭州时疏浚西湖,甚至其后被贬数地,却都能做到为政一地、造福一方,许多繁杂琐事,在他手中,却往往都能信手而解,声誉鹊起。他正以自己的亲身实践,证明着“诗词作得好的人,必也能将官做好”的标准。
“如此说来,师公的本意是朝廷取士当以‘词赋经义策论’三者并重,只是世人多有误解。”秦刚的这句话中提到了“师公”的称谓,这是宋朝所没有的,但是秦观听了后,也能理解其义,也就不去过多理会了。“学生当谨记其中深意,无论朝廷考试着重于哪一点,都将尽力发挥能力,以取佳绩。”
老婆一觉醒来不高冷+番外 我替师兄招魂的那些年+番外 异种烹饪技术手册+番外 女尊国首饰店 女土匪日常 我的仙根会进化 (网王同人)爸爸是个渣+番外 (帝女花同人)帝女长平+番外 以火止沸 (综同人)不要放弃治疗+番外 凭尔去,忍淹留+番外 (综同人)我有特殊的抱大腿技巧+番外 (综影视同人)[综]我的男人是个渣 (综同人)[综韩剧]女配联萌 女配的婚途[穿书]+番外 古穿今之闺秀的日常生活 证爱 女配归来 木系少女的八十年代生活 (综漫同人)无哀
当地球从千百年的封印之中解放出来,修炼重新成为了生活的主题这是一个陆羽在不经意之间成为了世界的主角的故事!如果您喜欢新修真大时代,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从宝箱中开出火影位面的血继界限红眼病,白内障,骨质疏松。林武请帮我叫一位眼科医生,谢谢。开出武侠位面的绝学少林咸猪手,碰瓷十八跌,左右互撸。开出洪荒修仙位面法宝神通太上老君的煤灰,哪吒的红肚兜,赤脚大仙的腿毛,还有缩阳入腹神功,铁裆功。林武喂喂,最后两个放错位置了,系统...
厉绅从别人那里听到的苏绵,书香门第,钟灵毓秀。苏绵从别人那里听到的厉绅,军阀名门,暴厉恣睢。厉绅第一次见苏绵,温驯灵动,打扮得很是勾人。苏绵第一次见厉绅,过分俊美,嘴唇比她还要红。厉绅一直认为苏绵是只温软乖巧的小绵羊。直到有一天,小姑娘双眼猩红,举着一根折叠棍,狠狠地抡在人身上,嘴里还念叨着小姐姐,他敢对你图谋不轨,你就弄他,这小区内监控多着呢,有警察叔叔给你撑腰,你怕什么!苏绵一直认为厉绅是一头披着羊皮绅士禁欲的小狼,可哪想,这披着羊皮的狼,也是狼啊。你一点也不绅士。苏绵裹着被子红着小脸抗议。厉绅搂紧她在她耳蜗低语,绵绵,外界说我们家人肆意霸道,都是真的。如果您喜欢娇妻盛宠,九爷很强势,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中年大叔重生回到15年前,回到家乡逍遥山村,种种田,逗逗鸟儿。不料初恋大学师妹御姐女总昔日爱人接憧而至,如何抉择?生活可以告诉我们答案。极品小农民书友群,欢迎书友入群探讨。...
关于狂妃有毒,妾居一品全本三年前,他迎娶新妃之时,她毅然选择离开。三年后,她强势回归,一袭火红长裙绽放耀眼光芒,灼痛了谁的眼?十五年后复仇途中,被人一棒打晕塞上花轿,心不甘情不愿嫁入墨王府。为掩饰身份,一张人皮面具遮住那张倾世容颜。龙泽皇帝一朝被毒,她为君涉险寻冰天蟾,一身绝顶医毒之术令他惊艳。当帝国面临岌岌可危之地,他运筹帷幄步步为营,为寻找幕后黑手,他迎娶她人,心爱之人则由嫡妃贬为侧妃。当他手刃黑手,蓦然回...
叶然穿越到一个妖魔横行,以修士为主导的世界,成为了一家小武馆的馆主。在这里,没有武道传承,武者也没有出头之日。不过从叶然到来之后,武道崛起,只要教授弟子变强,就能得到各种奖励。面对众多妖魔,叶然面带微笑。对不起,我只会物理超度。如果您喜欢授徒万倍奖励武道横推诡异,别忘记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