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4章 梦溪辩(第2页)

双方再次见礼,又对彼此之间的“承务”、“山长”等称呼来回坚持推托了三两回。

最终彼此妥协,三人皆以平辈见礼,秦刚对乔襄文、邹放以兄而称,两人对秦刚则以“小友”而称,双方各示尊重又不显生分。此事虽嫌繁琐,却是古人交际中最重要的一环。

因为不管怎样,在此时,若是直呼对方的本名,除非是非常明确的长辈对晚辈或上级对下级的场合中,那就是极具污辱性的做法。

平辈或地位相等之人,多用对方的表字或自号而相称,比如邹放字不弃,乔襄文号僖老。而未曾及冠的少年,则会以其家族中的排行称呼,又或以名中之字加以“哥”以示亲热。之前大家多叫秦刚为“刚哥”,待其入了秦家宗族后,也有人称之“秦十八郎”、“秦十八”。

而由下对上的称呼则必须要表示出最大的尊敬,这里就会有太多的讲究了:

如果对方是官员,宋朝的官员头衔又会很多,则一定要从中挑选出一个官阶或品级最高的那个来称呼。

前面曾提到毛滂的官阶是左朝奉郎,这是正七品的寄禄官,而他的差遣却是知高邮军,至少正六品,所以,你得称其为毛知军,而不能是毛朝奉。

当年苏轼以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而先后知杭州、知扬州。就不太适合称其为苏知州,而要称苏翰林、苏龙图。因为那两个学士头衔可是妥妥的正三品官阶啊。

不是官员的,要尽可能选择一下可以彰显对方身份的称呼,例如山长、庄主,有地位的乡绅可以称其为员外,做生意的不管大小都可称掌柜。

反正称呼高了不会有事,称低了就会得罪人。这与千年之后逢人就称“某总”是一个道理。

之前,菱川书院虽因路途稍远,乔襄文未曾得以参加端阳诗会,但也有当时住在高邮城里的学生在回来后提到过这次诗会的诗魁就叫秦刚。

仅仅不过一月有余的时间,又听闻秦刚因发明水泥之功被朝廷宣旨擢为了承务郞。

此次,邹放听闻秦刚又以牛痘之术防治天花,成功挽救了近千名灾民的性命。由此赶回高邮前去拜访,之后便托人带信给乔襄文,言今日会一同来菱川书院。

所以,乔襄文对于此次见面甚为关注。方才之辩论,倒也并非特意而办,乃是学堂常例,只是恰逢两人到访,乔襄文的那一问却是有心试探,只是不曾想,所得到的答案,确实令人耳目一新,而又令其心悦诚服。

三人便由刚才的话题,又是一番交流。

而秦刚也逐渐明白邹放为何要引荐二人相见了。

这菱川书院的创始人乔竦,也就是乔襄文的祖你,显然是个崇尚孔孟的纯正儒者,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其子乔执中的教育都甚为严格,之后其门下弟子多为成名,而孙觉、乔执中更是高中进士入朝后,累为高官。

乔襄文出世之后,一直在乔竦身边读书,经义文章皆是娴熟,但却思想独特,不同与常人,时与祖父有种种惊人之问答,却独为乔竦所喜爱。

昔日乔竦常对人言:乔家门楣得靠希圣光大,但菱川之学却须看僖老而立。众人皆不以为然。

但是二十年前,乔竦去世前,却嘱托由乔襄文接任书院山长。

乔襄文一无祖父的治学之才,二无父亲的显赫官名,要不是开始几年,书院中尚有乔竦几位亲传弟子帮着打理事务,只恐早已开始荒废。

但是,乔襄文却在学术研习上时时有乖张之举,他先称经义可从孔、孟之书而出,但却不应囿于其学,应有自己的见解;又喜与僧人、道士讨论交流佛法与道经,试图想找到儒释道三者结合的共性之点;

甚至之后他还开始着手革新教学方法,取消了许多过去的学规,而是重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希望通过启发他们的思维,探索新的未知。

就如秦刚、邹放之前进来时所看到的学堂辩论,便是他所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

乔襄文的这些行为,自然是引起了诸多的看法与非议,尤其是当初留下来的祖父弟子,一直对其进行规劝,之后看到新山长不肯改变,便先后离去。没有了足够的好老师,书院的名声也就渐渐地衰退了下去。

只是乔襄文一直不改初衷,甚至不计学生出身,更对贫苦人家子弟时时减免束修。

所以,如今的菱川学院,要是说到能够通过取解、以及最终考中进士的学生,已经是廖廖无几。

不过许多未必觉得自己能考取功名的学生,反倒是格外喜欢这里特别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气氛,觉得能够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所以时常有些从这里走出的学生,遇上机会,在周边的各个衙门中考个吏员等等,倒还挺有优势。

彼此聊了聊关于书院的一些情况,秦刚便把话题转到了方才学堂中辩论的《梦溪笔谈》上面。

见秦刚关注,乔襄文便赶紧叫学生将一共二十六卷的这套书籍尽数搬来,还非常得意地说:“我是在得知扬州书局刻版的时候就已经下订,得到的这是第一版的新书。”

一旁的邹放却在腹诽:眼下书院学生减少,又常减免学费,日常开销早就入不敷出。

书院若不是因为早先曾有一些成名后的学生所捐赠的学田,固定会有一些田租的收益,同时再赖有部分地方乡绅的捐助补贴,早就难以经营下去了。

而这个乔襄文,更不是个会当家的人,像《梦溪笔谈》这一套书全部买下来,花费着实不菲,书院之中,对此的非议也很多,这大约也是最后引起这个辩题的原因之一吧。

只是他作为一个外人,自然不便指出,还是与秦刚一同,饶有兴趣地翻阅着这套印版颇为精美的书籍。

注:《梦溪笔谈》的撰写时间,历来有多种说法。但相对公认为:胡道静在《梦溪笔谈校正·引言》中提出:“《梦溪笔谈》撰述于1086-1093年(宋元佑年间),大部分于1088年(元佑三年)定居于润州以后写的”。

(综影视同人)[综]我的男人是个渣  我替师兄招魂的那些年+番外  证爱  (综同人)不要放弃治疗+番外  (综同人)[综韩剧]女配联萌  女土匪日常  女尊国首饰店  (帝女花同人)帝女长平+番外  女配的婚途[穿书]+番外  (综同人)我有特殊的抱大腿技巧+番外  古穿今之闺秀的日常生活  以火止沸  木系少女的八十年代生活  凭尔去,忍淹留+番外  (综漫同人)无哀  我的仙根会进化  老婆一觉醒来不高冷+番外  异种烹饪技术手册+番外  (网王同人)爸爸是个渣+番外  女配归来  

热门小说推荐
霸婿凶猛

霸婿凶猛

关于霸婿凶猛入赘三年,龙城弃少方休在林家受尽屈辱,一朝龙虎得风云,从此登临九重天,欺我者,百倍奉还,辱我者,虽远必诛!...

神帝的小阎妻

神帝的小阎妻

堂堂二十一世纪毒医圣手再次睁开眼睛竟然像个落汤鸡一样被人扔在水中,差点被水呛死。独一针表示自从继承了独一针这个名字以来,还从来没有这么狼狈过。明明天赋异禀,惊才绝艳,却被人说是废物。经脉堵塞?不存在的。绿茶婊陷害?扇死她丫的。可是等她解决完经脉问题,收拾了绿茶婊,这突然出现在自家面前的红衣妖孽又是谁?小舞,我肚子好痛。你肚子痛就去厕所啊,抱着我干什么,喂,你丫脸往哪儿钻呢?!如果您喜欢神帝的小阎妻,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果蔬青恋

果蔬青恋

一曲荡气回肠的初恋,催生了两个草根家族的崛起。一群可爱的农家儿女,演绎了寒门成长兴盛的传奇。一句话简介这是一群古代农家娃儿走农村包围城市创立两个豪门的故事。新书日月同辉正上传。恳请新老书友支持。...

五爷又想静静了

五爷又想静静了

古穿今的静妃只想岁月静好vs五爷一心要拉静妃上天。静妃,曾经也算宠妃,皇帝死后她又活了五十年,没想到眼一闭一睁,成了十八岁的小姑娘。只是这姑娘太惨了点。静妃娘娘当务之急,得活下来。姜黼,一个活着的传奇,名门望族姜家又一位无冕之王。年仅二十八岁集中西医于大成,但医者不自医,算命的都说他活不过三十岁。姜五爷眼看要上天了,天上掉下个静妃娘娘。本书又名你就是我的命静妃娘娘静静的,我像乌龟还能再活八百年。姜五爷姑娘,醒醒,春天到了。如果您喜欢五爷又想静静了,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崇祯窃听系统

崇祯窃听系统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如果您喜欢崇祯窃听系统,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穿越之古代逃难记

穿越之古代逃难记

吴桂芳穿了。还自带一栋小楼。她本以为自己这样惨不到哪里去。可记忆中的那个她在告诉她,水灾旱灾,蝗灾雪灾,各种极端灾害,将纷至沓来。生存如此艰难,朝廷苛捐杂税,劳役兵役仍然不断。吴桂芳知道,一家人想要平安健康的活下去,真的很难。靠着她的聪明才智,和一家人的团结互助,她们总算是找到了生路,过上了安稳的小日子。如果您喜欢穿越之古代逃难记,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