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五章 唐嫡长子李承乾(第1页)

李承乾,字高明,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母为文德皇后。作为皇孙,受封中山郡王,丰姿岐嶷,仁孝纯深,唐太宗即位,册立皇太子,聪明仁爱。唐太宗爱子有加,派陆德明、孔颖达、于志宁、杜正伦、魏征悉心辅佐和教导。身有腿疾,不良于行,得知魏王李泰夺嫡之念,日益狂悖骄躁,不敬师长。试图暗杀李泰失败后,联合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图谋不轨,事情败露。在唐太宗的苦心保全下,废为庶民,流放于黔州。李承乾去世后以国公之礼下葬,唐玄宗时期,其孙李适之成为宰相,追赠荆州大都督、恒山郡王,谥号为愍,迁葬于昭陵。

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了嫡长子,根据史书的记载,因为这位皇子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故以此殿为名,取名李承乾,字高明。有人认为“承乾”二字虽为宫室之名,然而用作人名时却有着无比深意:承乾,“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是以“承乾”一名当为唐高祖李渊为这个皇孙亲赐。

尚在襁褓中的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李世民将妻子长孙氏的侄子、长孙炽之孙长孙家庆任命为李承乾的侍读。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将陆德明与孔颖达这两位儒学大师,双双任命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令他们教导李承乾儒学经典,所以李世民即位后,在册封太子的诏书中称承乾“早闻睿哲,幼观《诗》《礼》”,并非夸夸其辞。李世民又将长孙家庆的胞弟长孙祥任命为李承乾中山王府的功曹。

李世民即位,年仅8岁的李承乾被册立为太子,史书记载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太宗非常喜欢他,而李承乾作为大唐的皇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万众瞩目的生活也就此开始了。太子太师李纲因为脚疾只能乘着轿子进宫,于是李承乾亲自将自己的老师,引上殿并恭恭敬敬地行礼,又向其虚心请教,态度极为礼敬,李纲病逝后,承乾亲自为老师立碑。

唐太宗下诏令承乾“宜令听讼”,还说“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虽然只是“听讼”,不过可见唐太宗已经在有意识地锻炼承乾身为储君的政治能力了,而这时候的李承乾不过12岁,尚书右仆射杜如晦病重,唐太宗令承乾亲自前去慰问。

李承乾原本定于二月行冠礼,不过唐太宗为了不夺农时,将冠礼改在了十月,李承乾生病,而从来不信佛也不信道的唐太宗,却请了道士秦英来为儿子祈福,等承乾病愈后,唐太宗又召度三千人出家,并特地修建了西华观和普光寺,还将狱中的囚犯减免了罪行,以此为儿子祈福。唐太宗驾幸岐州,李承乾身为太子留京监国,李承乾来朝,唐太宗高兴之余大宴东宫官属,又赐帛各有差。

承乾再次生病,唐太宗下旨请天竺高僧波颇为儿子祈福,承乾病愈后,太宗大喜之下赐了绫帛等六十段与及时服十具给波颇。同时也因为承乾多病,唐太宗为了不让他太辛苦,特别准许他不用多读书,只要和孔颖达评说古事即可。不过,李承乾并没有借机放纵自己,反而更加展示出了经国安邦的卓越才能,有一次唐太宗让他试着写一写治国的策略,结果他很快便写满了三页纸,内容很有价值,唐太宗看了后非常得意地向侍臣们炫耀说:“先论刑狱为重,深得经邦之要。”

不过,唐太宗也担心承乾“生长深宫,百姓艰难,都不闻见”,于是对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杜正伦等人说:“你们辅导太子,平常应该为他讲述百姓生活在民间的种种艰苦,每当看到他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应该勇敢直谏,使他能有所获益。而李承乾亦十分好学,不仅令孔颖达撰《孝经章句》,还让颜师古注班固《汉书》解释详明,完稿后又郑重上表,唐太宗对此大加赞赏,将之珍藏进皇家的图书馆秘阁内,并赏赐颜师古古物二百段、良马一匹。

太子李承乾加元服,唐太宗因此大赦死罪以下,赐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爵一级,天下大酺三日,又大宴群臣,赐帛各有差。唐太宗驾幸九成宫,李承乾来朝,召诸硕德集弘文馆讲义,又念及“皇帝为寡人造寺,广召名德”一事,特意请了普光寺高僧释道岳前来,甚为礼遇。

李承乾娶秘书丞苏亶长女苏氏为太子妃,唐太宗为此大宴群臣,赐帛各有差。唐高祖李渊病逝,居丧期间,唐太宗下诏令太子监国权知军国大事,而李承乾“颇识大体”“颇能听断”,干得相当出色。朝臣恳请太宗上朝听政,唐太宗应允,不过“细务仍委太子”,之后唐太宗每每外出巡幸时,都是由太子留京监国。

长孙皇后渐渐病重,承乾忧心之下便请求大赦囚徒并度人入道,以期冀蒙福佑,却被长孙皇后断然拒绝。承乾不敢将请求大赦一事上奏,只告诉了自己的太子詹事房玄龄,朝臣闻之纷纷恳请大赦,虽然长孙皇后最终还是拒绝了大赦一事。但唐太宗却另辟蹊径,下令重修了三百九十多座废弃寺庙以此为爱妻祈福,然而如此感人肺腑的夫妻之情、母子之情,却终究还是没能从死神手中夺回皇后的生命,长孙皇后崩于立政殿,享年三十六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承乾的嫡长子李象出生,因为皇孙诞育之喜,唐太宗诏令天下见禁囚徒都降罪一等,内外官职事五品以上子为父後者,各加勋官一转,天下大酺五日,又大宴五品以上于东宫。李承乾集诸官臣及三教学士于弘文殿,进行了一次极为成功的佛道儒三教学术交流,不仅太子本人“怡然大笑”,与会诸人也是“合坐欢跃”。

唐太宗下诏令东宫置崇文馆,崇文馆为贞观年间,唐太宗专为太子李承乾所设置的学馆,崇文馆中的学士掌东宫经籍图书,以教授诸生,但凡课试举送,皆入弘文馆。不过这时候,李承乾随着年岁既增再加上患了足疾,开始叛逆起来,于是唐太宗“搜访贤德,以辅储宫”,先后挑选了十余位老臣、名臣出任东宫辅臣,如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等,又令刘洎、岑文本与马周递日往东宫,与太子承乾谈论。

然而这些谏臣们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适合李承乾,一味的进谏是否能够将承乾已经出现偏差的行为纠正过来?因为通观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的劝谏就能发现共同点——这三人几乎是比着上疏,而且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最后却根本得不到期望中的效果。

李承乾不过盖个房子,于志宁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相比之下,孔颖达更是激烈,他只要觉得李承乾一有不对的地方,就立马犯颜直谏,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劝说过孔颖达,认为太子年龄既长,不宜总是当着面痛加批评指责,而孔颖达却表示我这样做“死无所恨”,结果是“谏诤逾切,承乾不能纳”。至于张玄素,那更是无时无刻不谏,言语之急切恨不得李承乾立刻听他的,至于结果如何更是可想而知了。

李承乾宠幸一名“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并称他为‘称心’,唐太宗闻之大怒,将称心杀死,李承乾非常伤心,在宫中为自己死去的男宠立室,让宫人日夜祭奠。李承乾在宫中为称心树冢立碑,并赠予官职,并经常为称心而哭泣流泪,自此,李承乾与父皇之间的隔阂更深了。李承乾私引突厥群竖入宫,再次惹来于志宁的上书,虽然李承乾因为害怕父亲知晓而只敢偷偷地暗着来,然而世上并没有不透风的墙,自己的儿子究竟在做些什么,唐太宗心里自然一清二楚。

于是,唐太宗下令让李百药等人侍讲于弘教殿,并嘱咐杜正伦要时时规劝太子注意言行,结果杜正伦在几次规劝无效后,便把太宗的话告诉了承乾,承乾一怒之下抗表闻奏,唐太宗对此十分不满,质问杜正伦“何故漏泄我语?”于是,将杜正伦贬为谷州刺史,又左授交州都督,后来又因承乾谋逆一事,将之流放驩州。唐太宗驾幸洛阳,李承乾监国,尚书右仆射高士廉摄太子少师,唐太宗又命三品以上的嫡子皆出仕东宫。

魏王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唐太宗非常高兴,如获至宝,不仅将这部着作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中,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李泰——先是赐“物万段”,紧接着又每月赏赐大量的财物,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于是唐太宗干脆下诏取消了太子出用库物的限制。李承乾上表推辞,唐太宗答道:“汝家之冢嫡,国之储两,故有斯命,以彰有殊。……勉思守道,无烦致谢。”

唐太宗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而此时的李承乾对宫中的一名太常乐人大加宠幸,唐太宗知道后自然将之收杀,结果承乾悲痛之下一连几个月称病不上朝,甚至对屡屡劝谏他的张玄素等人意欲痛下杀手。然而就算是承乾胡闹成了这样,唐太宗也不曾动过废太子的念头,甚至煞费苦心地将魏征任命为太子太师,此举的目的就是意在告诉众人,他是绝不会废掉承乾这个太子。

魏征病重,唐太宗亲自带着太子与衡山公主到魏征的府邸探望,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上表称:“皇太子及诸王,陛下处置,未为得所。太子国之本也,伏愿深思远虑,以安天下之情。”唐太宗则答道:我知道爱卿你的意思,我的儿子虽患脚疾,可依然是嫡长子,我怎能舍弃嫡子而立庶子呢?”。通观历史上那些走上谋反之路并失败的皇子,下场往往只有身首异处这一种结局,但是轮到李承乾时,唐太宗却沉默了。

唐太宗并无易储的想法,然而李承乾却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试图暗杀失败后,遂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唐太宗心痛无奈之下,只得将其幽禁别室,又命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尚书李积、大理卿孙伏伽、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马周、谏议大夫褚遂良等参鞫之,事皆明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承乾的所作所为固然让他感到失望,为了将爱子栽培成为合格的储君,自己付出了多少的心血与精力,然而责之切的背面也是爱之深,李承乾逼宫谋反固然大错特错,但唐太宗终究还是爱着这个儿子,实在忍不下心来杀了他,可是自己又不能公然带头违反法律规定,最后唐太宗将这个棘手的问题拿到了朝上,扔给了诸位大臣,结果没有一个大臣敢回答。

因为关于皇子谋反一事该如何处理根本就无需商讨,按律当诛,最后还是通事舍人来济站了出来,说:“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于是,唐太宗下令,将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黔州,总算是保住了爱子的一条性命,而来济也因为此事得到唐太宗的看重,官职不断得到升迁,不久就考功员外郎,次年便升迁中书舍人,与令狐德棻等人共同撰写《晋书》。

尔后在重新立储之际,唐太宗深知“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于是,果断立了年幼却性格温和的李治为太子,目的就要能够同时保住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心爱的儿子。李元昌赐令自尽,杜荷、侯君集等人尽皆伏诛,惟独主犯李承乾只被废为庶人。然而承乾这个曾经被寄予了深切厚望的儿子,终究还是叫他失望了,唐太宗亲谒太庙,以谢承乾之过,徙居黔州,李承乾卒于黔州,唐太宗为之废朝,并葬之以国公礼。

喜欢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请大家收藏:()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开局差点被饿死只好逆境求生  女霸总的二胎计划  三国之刘备军师  重生开局一团气,吞噬诸天成妖王  佛子天  你们猜猜我的眷属来源于哪个游戏  跳龙门  苏娜的传奇人生  女尊:绝色女帝俏后宫  救下的落水少女,竟是宝藏女孩  从1988开始的人生  木叶老六,开局成为七尾人柱力  龙凤行  撩吻京色  紫禁之巅:乾隆与富察的传奇爱恋  原礼来信  官道之临危受命连载  签到:我的江湖任我行  快穿发财就要简单粗暴  绿茶妹与读心术[反穿书]  

热门小说推荐
一个世界绑定了我

一个世界绑定了我

张阳的身上绑定了一个即将毁灭的世界!世界和张阳说的唯一一句话是快逃!我快坚持不住了!张阳很郁闷那倒是解除绑定啊!随时随地,监控敌人,这是张阳最大的乐趣!如果您喜欢一个世界绑定了我,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不晚刚刚好

不晚刚刚好

谈了多年恋爱以为修成正果,没想到在民政局被放鸽子了。以为天要塌了,面前伸出一只手一起登记吗?两个从来没有交集过的陌生人一起登记结婚了。婚后的日子惊险又刺激,他妈说儿子,你们俩的成长轨迹完全不一样,是走不远的。她妈说女儿,他家看不上咱家,要不,算了吧?她问他要不要换个门当户对的?他说门当户对我说了算。如果您喜欢不晚刚刚好,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超级大主簿

超级大主簿

阎王叫你三更死回来!阎王算个屁,老子说了算!一手握笔主生死,一手拥美人入怀发家致富,逆天改命!你说我炫技?不存在的...

全球模拟时代

全球模拟时代

这是一个人人都能进入万千世界,模拟人生的时代。每个人十六岁时,都有一盏命灯,可照亮两次免费的人生模拟。模拟过程中必须突破人生极限,才能一飞冲天!否则。就会失去命灯,在黑雾的侵蚀下,短寿死去。穿越而来的林七夜,第一次模拟失败!第二次模拟,突然获得SSS级永久天赋创世推演!第一世2岁的你突发恶疾,成为大头娃娃,智商低下,15岁你父母双亡,18岁你少年绝症死亡创世推演,给我推演出破局方法!恭喜逆天改命,获得S级评分,奖励第二世15岁,灵气复苏了,你没有觉醒天赋,青梅竹马一飞冲天。16岁,你被陌生男性杀死。创世推演!你提前布局灵气复苏,逆天改命,获得SS级评分,奖励如果您喜欢全球模拟时代,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猎魔人在霍格沃茨

猎魔人在霍格沃茨

我笑那邓布利多无谋,伏地魔少智狼学派猎魔人伊森如是说到,总之这是一个猎魔人因为天球交汇穿越到了哈利波特的世界,重建狼学派的故事如果您喜欢猎魔人在霍格沃茨,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太乙

太乙

奠玉群仙座,焚香太乙宫。两个宇宙的对撞吞噬,胜负的关键时刻,叶江川来到了这里。穿越到此,他时常能够来到一间变化万千的小酒馆。这个酒馆似乎有无穷的形态,时而是古代东方酒肆时而是现代都市酒吧时而是未来机械酒馆侠客矮人恶鬼机械生命叶江川在这里见过许多不同生命形态的过客,直到那天,他遇到了一位牵着青牛...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